在國家“雙碳”戰略引領下,天原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戰略,立足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,以挖潛增效“十二篇文章”為抓手,從生產全流程、管理全鏈條、產業全生態入手,深入推進節能降耗工作,通過技術創新、管理優化、數字化賦能等多維度舉措與系統性措施落地,力爭實現2025年節能降耗目標,以綠色效能賦能企業可持續發展。
立足全局 精準施策
以“降本提質、對標突破”為總體目標,以消耗“三對標”為路徑,精準細分產品物耗和能耗指標,推動綠色制造和節能降耗目標實現。抓好產品能效對標及五大高耗能產品攻關,對標國際國內行業先進水平,深入推進各產品能效提升,持續推進燒堿、水泥、電石、鈦白粉、高鈦渣、磷酸鐵鋰等產品能耗指標專項攻關,推動產品能效水平應提盡提,促進在生產、傳輸、消費全過程節能降耗、提質增效,力爭實現全年綜合能耗降低1%、水耗降低1.5%,節能降耗增效2318萬元。
精細管理 深挖降耗潛力
生產系統優化:加強生產系統過程管理、優化運行方式,改進生產操作方法,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工藝紀律、操作規程,提高生產運行效率,降低生產過程損耗。
建設項目管控:嚴格執行國家節能審查辦法,落實節能審查意見,根據批復文件要求,按照節能標準設計采購,從源頭提高能效水平和控制能源消耗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產品能效對標:與歷史數據、理論數據和同行數據對比,比照標桿指標進行分析,查找存在的差距,分析存在問題原因,制定改進方案和措施,實現PDCA持續改進循環機制,提升產品能效水平。
非生產用能管控:嚴控辦公區間用能管控,做到“人走機停”、杜絕白晝燈、長明燈。
技術創新 驅動能效躍升
節能技術改造:利用節能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材料、新設備推進離子膜電解槽優化、HCl合成蒸汽爐改造、聚合汽提裝置優化改造、一期冷水機組優化改造、電石烘干窯等24項節能技術升級改造項目實施,提升系統能效水平。
高效設備替代:全面淘汰低效設備,淘汰升級高能耗、低效能落后電機。提升電機運行效率,利用變頻調速技術對水泥生料主排風機、海豐和銳取水系統電機實施變頻器升級改造,提升用能設備能效水平。
余熱回收利用:利用廢氣、廢水余熱回收技術,實施對水合肼閃蒸蒸汽、蒸堿蒸汽冷凝水余熱、三線汽提回收尾氣熱能、鈦白粉后處理尾氣余熱、磷酸鐵鋰窯爐尾氣余熱、高鈦渣電爐煤氣等余熱回收循環利用,將工業廢熱轉化為熱能或電能,降低生產系統能源消耗。
清潔能源替代:推進燃煤鍋爐生物質摻燒、燃煤催化劑應用、固鹽熱處理氫氣回用替代天然氣等實施,降低燃煤、天然氣消耗。
動態督導 確保長效落地
一是對細分產品物耗、能耗目標,建立標準化管理流程,實時監測和分析數據,進行過程跟蹤和督導,加強精細化管理;二是對物耗、能耗目標實行“周跟蹤、月分析、季度考評”,對消耗超標單位實施“紅黑榜”季度考評,與績效考核掛鉤,激發全員參與動力。
天原集團將以“刀刃向內”的決心,將節能降耗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,通過管理升級、技術革新和全員參與,推動企業從“成本消耗型”向“綠色效能型”轉型,為公司可持續綠色發展貢獻力量。